游学朱子故里,感受千年不灭的思想文化精华 ——二日朱子故里游学纪实

撰稿:9778818威尼斯 王世海 编辑:宣传中心 唐慎言 发布时间: 2025-01-08



为了让新时期的青年学子更为亲近传统文化,更为了解福建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本学期《中国传统文化》课程2班的王世海老师,带着陈铭、陆柯予两位同学于1228日、29日两天,一起前往福建南平朱子故里和朱熹开创的考亭书院、寒泉精舍以及朱熹曾经任过职的武夷宫参访学习,收获颇丰。


朱熹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国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著名的文献家、诗人。他出生在今三明尤溪县,14岁丧父,遂托付于父友刘子羽,转至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受学于“武夷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宪。绍兴十八年(1148年),赐同进士出身,后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江西南康军、福建漳州知府、浙东提举等,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归建阳(今南平市建阳区)筑“考亭书院”,讲学著述。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病逝于家中,谥号为文。


(朱熹赠问津书院自画像)


此次参访游学的地点主要选择了现南平建阳区的考亭书院、寒泉精舍,现武夷山市的朱子故里——五夫镇的“紫阳楼”、兴贤古街,武夷山大王峰南麓的武夷宫。考亭书院,原名沧州精舍,宋理宗时御书为“考亭书院”。朱子在时,四方学士不远千里负笈而来,群贤毕至,形成了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现址为异地重建,主要建筑为“考亭书院”石牌坊、道原堂、集成殿、庆云楼等。寒泉精舍是为朱熹守其母祝氏夫人墓所建,也是朱子创办的第一所书院。朱熹在此主要完成了《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近思录》等著作。现有建筑为后期在原址上建造的一个现代仿古建筑群,集多种现代数字艺术为一体,为参访者提供了诸多可亲身体验的文化教育休闲项目。


(现考亭书院前石牌坊)


(现考亭书院“集成殿”)


(参访寒泉精舍布展)


朱熹14岁便到五夫镇学习、生活,在这里留下了诸多故事和遗迹,如朱熹故居紫阳楼,内有半亩方塘、灵泉古井及朱子樟(相传为朱熹手植),兴贤古街里仍保存着朱子巷、兴贤书院、朱子社仓及五贤井等历史遗迹。最后到的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神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有1000多年历史。朱熹曾于淳熙三年(1176)起受命主管冲佑观,即武夷宫。现主要建筑为万年宫(现为朱熹纪念馆)、三清殿、仿宋街及武夷春秋馆等。


(现紫阳楼正门)


(现紫阳楼外《观书有感》诗石刻)


(现五夫镇兴贤古街一角)


(现五夫镇朱子巷)


(现五夫镇兴贤书院门牌坊)


(现武夷宫景区武夷君殿)


(现武夷宫景区“渐入佳境”坊)


经过此次参访、考察,带队老师和同学们都深深感受到了朱子的思想魅力,以及历史遗迹透显出来的文化魅力,从中体会和觉悟到了中国优秀思想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同行参访的陈铭同学所说,“古人留下来的思想文化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好好学习的,例如体用逻辑,其实可以解释很多现代存在的问题”;而陆柯予同学则对儒家的思想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他说:“原来理解‘善’,只是从道德规范去理解,现在才明白,善可以作为人生的一个信念。朱子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于他内心始终坚持的‘正心诚意’是分不开的。”另外,此次参访考察也为暑假实践周活动做好了一些必要准备。


(参访三人“考亭书院”前合影)


(考察同学在课堂作参访汇报)


(考察同学在课堂作参访汇报)


撰稿:9778818威尼斯 王世海

摄影:9778818威尼斯 王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