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编辑:宣传中心 陈葵恩 发布时间: 2017-12-08
12月2日,第二届“两岸语言文字调查研究与语文生活”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一号楼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由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主办,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文教融合平台、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两岸语言应用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上午9点,在主楼群一号楼517报告厅举行了此次会议的开幕仪式。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9778818威尼斯院长苏新春教授主持。我院常务副书记鲁同安,厦门大学中文系李如龙教授,台湾声韵学会前会长、台湾政治大学竺家宁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宏副司长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苏新春教授主持会议
鲁同安副书记代表我院对到场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来宾介绍我院作为一所独立院校的办学特点;对于承办此次“两岸语言文字调查研究与语文生活”研讨会,鲁同安书记表示此次会议的丰硕成果一定会给我院带来新的机遇与发展。
鲁同安副书记致辞
厦门大学语言学知名学者李如龙教授致辞。厦门大学语言学一直关注文字改革与方言普查,特别是两岸语言学的交流。李如龙教授表示,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稳定离不开语言文字政策,华人地区和谐、通畅、规范、多彩的语文生活离不开学者的调查研究。李如龙教授还进一步指出研究工作中需要注意:汉语已经走向世界,学者应该对汉语这一民族共同语、世界共通语的发展进行调查,给国家指定规范提供参考;保护语言资源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必要措施,学校应配合方言教育,使学生既学好普通话,也不忘记方言母语;境外华文要达到“书同文”需要求同化异的宽松政策。
李如龙教授致辞
台湾声韵学会前会长、台湾政治大学竺家宁教授回顾了学术交流依托政策的开放,不断走向快捷、便利的过程,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竺家宁教授致辞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宏副司长总结了两岸语言交流的丰硕成果,展示了两岸语言文字交流平台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指出:两岸语言文字交流合作交流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两岸大背景下,挑战与机遇同在。我们应利用多种渠道,搭建交流的平台,强化两岸同文同语、休戚与共的共同认识,不断提高合作水平。
刘宏副司长致辞
会议开幕前收到了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组长李宇明教授贺信。李宇明教授指出“大华语”研究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并向青年学者提出要求与期望。
开幕式毕,与会领导及教授、嘉宾合影留念。
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大会报告及观点提炼: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教授:汉字的延续性与稳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上表示甲骨文研究事关中华文化的传承。目前尚未考释出的文字还有很多,但中华文化的延续性给予了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线索。近年新发现的多批次战国楚简文献资料,不仅解决了许多战国文字疑难问题,对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疑难字的考释也极有参考价值。黄德宽教授根据新发现的安大楚简材料,通过构形分析和形体发展的梳理,对甲骨文一个长期未能释出的疑难字进行了考释,辨认出该字为“叕”字,即“茁”字初文。黄德宽教授指出学界应该重视汉字的延续性与稳定性这一重要学术问题。
声韵学会前会长、台湾政治大学竺家宁教授:《全球华语大词典》与“全球华语”
《全球华语大词典》把目标设定在“全球华语”的概念上,力求反映全世界华人使用汉民族共同语的实际状况,是第一次大规模成形的“描写性词典”。竺家宁教授分享了参与编纂过程中的感想,讨论了词汇在不同地理空间与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变化,提出了“全球华语”应该具有宽容度,应该照应全球华人的需求。 “全球华语”的概念有助于增强世界华人的凝聚力与共同感,这不仅关乎华语词语本身,更承载了华语的智慧、华人的情怀。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马重奇教授:海峡两岸泉腔去声调问题
就泉州地区去声调是否分阴阳,马重奇教授分析了清代泉州三种涉及了去声调问题的辞书以及清代台湾两种偏泉腔辞书,穷尽了上去调与下去调对立或相混的具体情况,认为《汇音妙悟》分为两调较为合理;《拍掌知音》从文本上看,不分阴阳;《厦英大词典》去分阴阳;《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中西字典》区分上下去声,另外现代台湾偏泉腔均持“去分上下说”。马重奇教授提出台湾的偏泉腔皆分上下的现象是否可以为讨论泉州去声调的最早形态提供参考。
台湾中央大学廖湘美副教授:两岸通行语的词汇差异调查
随着陆生进入台湾学习、网络传媒的不断发展以及两岸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通行语的大同与小异都体现了出来。两岸通行语的差异除了腔调之外,词汇方面尚存有部分的歧异。廖湘美副教授以近 5 年选修个人授课的学生对相关议题的报告为基础,同时重新设计问卷,调查几所公/私立大学学生对大陆词汇的理解概况,加以进行个别的深度访谈,考察了近几年学生对大陆词汇的接受度。
香港城市大学邹嘉彦教授:汉语多地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有异,有显著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但其间互相吸收的语言成份不均衡。一般来说,大陆词语被其他地区吸收的情况多于大陆吸收其他地方的词语,且各时段内起伏不同。邹嘉彦教授以大数据库 LIVAC 为依据探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各地新词发展中所吸收对方语言的一些异同情况,强调大数据时代可以利用历时研究平台,透析语言的动态发展趋势,从词汇的接触、吸收窥探社会文化生态。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史晓东教授:基于大数据的两岸词汇融合
两岸语言的差异与融合,是两岸社会分割、联系在语言上的反映,彰显着语言的历时、动态的演化。史晓东教授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了两岸词汇融合渗透的规律,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了语言发展变化的生动图景。史晓东教授进一步指出,研究差异的对立面,即语言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更能够清楚地把握语言发展的方向及规律,同时也有助于两岸语言文化交流,并对大陆对台政策的制定具有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