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此行――香港学术交流活动手记
随着人潮涌出车门的那一刻起,血液开始加速流动,香港电影工业的产品已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成长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而它到底是电影里的商业文明、摩登社会,还是引人争议的“文化沙漠”、城市峡谷?撇开书本和电视,从观众成为参与者,我要在接下来的五天中自己寻找答案。
这是一座匆忙的城市,但她却能忙而不乱,一切都是那样井然有序。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的交通,五天的时间让我很好地见识了地少人多的香港如何处理这个让内地许多大城市都头痛的问题。香港的寸土寸金也让港人懂得了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设计师们掘地千尺腾出好几层平台及贯穿海底隧道,公车电车在地面行驶,地铁火车则在地下飞驰,构建成一个24小时川流不息的立体的交通网络,而地面上设置科学的单行线及随处可见的红绿灯更是保证了交通的顺畅。此外,港人的素质也是不得不提的,无论什么时候,地铁站亦或游乐场,等候的队伍总是安静整齐,扶梯左侧特意为紧急情况让出的通道总是畅通无阻。
有人说香港城市的文明是细节的文明,从前觉得抽象,而来到这里“细节文明”的概念却能够很快地清晰起来。严格的垃圾分类与收集,严厉的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公共场所到位的安全措施,电梯里张贴的公益广告……细微之处无不透露这座国际化城市的魅力,而我想这些恰恰是内地的城市所欠缺并值得借鉴之处。
香港高校行
五天的行程中最重要的内容还是与香港高校的交流访问,我们所访问的香港浸会大学,其传理学院在香港同类院校中位居第一,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我所景仰的凤凰卫视女记者,“战地玫瑰”闾丘露薇,就是从浸大传理学院毕业的。浸大新闻系主任Professor Huang及电影电视系主任Dr.Cheuk对各自系的介绍、著名电影人Dr.CHEUK Pak Tong的讲座以及与香港大学生的交流,让我对香港高校及我所读的新闻专业在香港的情况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
一流的教学理念。香港高校近年来成为与内地高校“争抢”人才的主要竞争对手,许多内地的尖子生之所以放弃清华北大这些内地顶级学府入港求学,也是不无原因的。国际化的环境,先进的教学体制,开放性的教学模式等等优势确实是内地许多高校所无法企及的。
浸大同香港其他高校一样,除了极个别科目,皆实行全英文教学,在英语“霸权”的今天,香港学生的语言优势是明显的,交流中一位内地到浸大求学的同学说:“虽然在内地通过了这样那样的英语考试,但英语真正有所提高还是在来到香港以后。”可见香港高校国际化的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内地无可比拟的语言环境,但我想,我们的学校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种种措施加大英语的实用与普及,而不仅仅是疲于应付这样那样所谓的英语等级考试。
在浸大传理学院,英语只是一种使用工具,其最核心的教学优势并不在于其英语教学。与业界最大程度的紧密联系和交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有充分的“实战”经验,是其有别于内地大学的关键之处。在浸大,新闻系主任Professor Huang为我们展示了浸大新闻系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前往台湾报道台湾大选,以及前往北京报道两会的视频和成果,还介绍“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的筹划计划,让我们访问团的同学们羡慕不已。“我们尽量通过一切方法,让学生在大事发生的时候能够在现场,不断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炼,”Professor Huang说。无论是新闻或其他专业,香港高校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与环境总是不遗余力,这是恰恰是内地学校最欠缺的地方。
“参观完普利策接下去就是奥斯卡了!”Professor Huang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因为我们接着参观的是浸大电影电视系,在我看来Professor Huang的话不仅仅只是玩笑话,它也反映的是香港高校教育与相关行业的紧密联系,如电影电视系主任Dr.Cheuk所介绍的那样,浸大电影电视系会邀请知名导演及制作人定期为学生讲课,与内地许多学校不同的是,这些行业领先者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讲座,而是具体的讲课,让学生学习一个学期的课程自然会比听一个小时的演讲来得受益匪浅。“当然了,我们还会认真挑选,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讲课的。”Dr.Cheuk的话无不透露出香港高校教学的科学严谨。此外,电影电视系的老师还会带领学生参加国际知名电影节,以及给该系学生提供在著名导演剧组学习的机会,电影电视系的课程有75%是实践课,我想这也是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差别较大的地方,内地高校过于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往往忽略了实践能力;同时,浸大也与香港其他高校一样,提供优秀的学生到国内外知名学府交流学习的机会。
除了与浸会大学的交流,我们还参观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在对香港城市大学的参观中,适逢城大的毕业生们穿着毕业礼服合影,脸上尽是满足与自豪,忽然想起内地的高校少有这般正式的形式,记得有人说过香港的大学总是把大一学子的住处安排在校园的最佳之处,以体现学校对大学新鲜人的关照。我想香港高校正是由于这些细节之处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们对母校的情感,更激励着他们日后对母校的回馈。这也是内地高校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从Dr.Cheuk在交流中反复提到的“我们的学生是要能将创意付诸实践的人才”可以看出,香港高校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走在香港高校,随处可见的宣传单、任人取阅的刊物、贴在专栏上的海报,皆是学生们的创意之作,香港高校学生社团很活跃,比较有名的“领袖能力培养社团”、“话剧社团”,还有不少带有公益性质的活动,香港学生参与学校生活和香港社会之深入,社会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之强,是许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内地学生望尘莫及的。
都说香港高校是培养现代职业人的地方,也许是长久以来的教育模式所致,也许是社会环境所致,当我询问浸大的同学对未来是否有所规划的时候,他们总能明确地回答自己今后的方向以及努力的目标,这让我很是诧异,因为与内地的同学交流时,对对方未来方向的询问总是不能得到明确的回答,很多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再说吧”亦或“还不知道”,我想这也是香港学生和内地学生差别较大的一个方面吧。大多数的香港学生目标明确,并且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据了解,有很多香港的大学生甚至自己出钱到国外的大公司实习,为的是锻炼自己以及在未来的履历上增加筹码。
香港高校的老师们会以课题讨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鼓励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这与我们系的教学模式是有些相似的,如大二上学期的公关原理及市场营销学等科目,都需要小组合作,最后在课堂上做presentation。但香港高校更强调广义上的协作,如浸大传播系何同学介绍的那样,协作还包括不同年级之间的协作,如让学长学姐们带领大一的学弟学妹参与活动等。一级一级的带领既为老师分担了不少,又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另外,老师们在学生协作遇到困惑时热情地给予帮助,在学习的过程中亦增进了师生间的互动。
香港媒体接触
亚洲电视台和香港电台分别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电视台及电台,这一次的访问不仅参观了这两家媒体的硬件设备,更与这里的媒体工作者有了近距离的接触。
香港,你可以说她物质社会人情淡薄,但在国内或世界发生大灾难时港人的人口平均捐款却总是位居前列;你可以说她媒体充斥八卦无聊,但生活在这里不断充实与提升自我的人并不比任何一座大城市要少;你也可以说她肥皂剧泛滥毫无营养,但这个弹丸之地却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铸造了一个世界电影史上的传奇,李小龙、《霍元甲》又是怎样整整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包罗万象却又自成一格。
五天的时间,我们不虚此行!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前往上水的轻轨飞速行驶,窗外风景呼啸而过,身边乘客说着让人听不懂却又感觉熟悉的语言,记忆如同小时侯录象带出租店老板面前飞快旋转的机械倒带机,王家卫、吴宇森、麦兜、亚视、千千阙歌……这些词语像是做了记号的关键帧,绦丝般一一抽出。
随着人潮涌出车门的那一刻起,血液开始加速流动,香港电影工业的产品已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成长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而它到底是电影里的商业文明、摩登社会,还是引人争议的“文化沙漠”、城市峡谷?撇开书本和电视,从观众成为参与者,我要在接下来的五天中自己寻找答案。
香港初印象
高楼林立,街巷逼仄,这是透过车窗打量到的香港,也是印象中的香港。楼房细长如同火柴棒,楼间距很小,与内地城市不同的是由于这里地价昂贵,阳台成为奢侈品,因此常常可以看到这样有趣的景象,几十层壮观的高楼上,每一层楼窗户边都有一根细长的晾衣杆,晾晒衣物随风摆动,不和谐之中也让人窥见这座国际大都会的寸土寸金。香港的行人永远像在赶路似的,甚至没有时间在脸上做出多余的表情,情藏不露。整座城市在繁忙与快节奏之间运行,站在旺角街头,如同置身一部快速播放的电影,人群随着红绿灯催促般的响声迅速移动和停止。听过这样一句香港俗语:手停就口停。意思是告诫人们要勤力,否则无法生存。我想这一句话也为香港人的行色匆匆找到了很好的解释。
这是一座匆忙的城市,但她却能忙而不乱,一切都是那样井然有序。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的交通,五天的时间让我很好地见识了地少人多的香港如何处理这个让内地许多大城市都头痛的问题。香港的寸土寸金也让港人懂得了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设计师们掘地千尺腾出好几层平台及贯穿海底隧道,公车电车在地面行驶,地铁火车则在地下飞驰,构建成一个24小时川流不息的立体的交通网络,而地面上设置科学的单行线及随处可见的红绿灯更是保证了交通的顺畅。此外,港人的素质也是不得不提的,无论什么时候,地铁站亦或游乐场,等候的队伍总是安静整齐,扶梯左侧特意为紧急情况让出的通道总是畅通无阻。
有人说香港城市的文明是细节的文明,从前觉得抽象,而来到这里“细节文明”的概念却能够很快地清晰起来。严格的垃圾分类与收集,严厉的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公共场所到位的安全措施,电梯里张贴的公益广告……细微之处无不透露这座国际化城市的魅力,而我想这些恰恰是内地的城市所欠缺并值得借鉴之处。
香港高校行
五天的行程中最重要的内容还是与香港高校的交流访问,我们所访问的香港浸会大学,其传理学院在香港同类院校中位居第一,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我所景仰的凤凰卫视女记者,“战地玫瑰”闾丘露薇,就是从浸大传理学院毕业的。浸大新闻系主任Professor Huang及电影电视系主任Dr.Cheuk对各自系的介绍、著名电影人Dr.CHEUK Pak Tong的讲座以及与香港大学生的交流,让我对香港高校及我所读的新闻专业在香港的情况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
一流的教学理念。香港高校近年来成为与内地高校“争抢”人才的主要竞争对手,许多内地的尖子生之所以放弃清华北大这些内地顶级学府入港求学,也是不无原因的。国际化的环境,先进的教学体制,开放性的教学模式等等优势确实是内地许多高校所无法企及的。
浸大同香港其他高校一样,除了极个别科目,皆实行全英文教学,在英语“霸权”的今天,香港学生的语言优势是明显的,交流中一位内地到浸大求学的同学说:“虽然在内地通过了这样那样的英语考试,但英语真正有所提高还是在来到香港以后。”可见香港高校国际化的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内地无可比拟的语言环境,但我想,我们的学校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种种措施加大英语的实用与普及,而不仅仅是疲于应付这样那样所谓的英语等级考试。
在浸大传理学院,英语只是一种使用工具,其最核心的教学优势并不在于其英语教学。与业界最大程度的紧密联系和交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有充分的“实战”经验,是其有别于内地大学的关键之处。在浸大,新闻系主任Professor Huang为我们展示了浸大新闻系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前往台湾报道台湾大选,以及前往北京报道两会的视频和成果,还介绍“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的筹划计划,让我们访问团的同学们羡慕不已。“我们尽量通过一切方法,让学生在大事发生的时候能够在现场,不断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炼,”Professor Huang说。无论是新闻或其他专业,香港高校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与环境总是不遗余力,这是恰恰是内地学校最欠缺的地方。
“参观完普利策接下去就是奥斯卡了!”Professor Huang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因为我们接着参观的是浸大电影电视系,在我看来Professor Huang的话不仅仅只是玩笑话,它也反映的是香港高校教育与相关行业的紧密联系,如电影电视系主任Dr.Cheuk所介绍的那样,浸大电影电视系会邀请知名导演及制作人定期为学生讲课,与内地许多学校不同的是,这些行业领先者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讲座,而是具体的讲课,让学生学习一个学期的课程自然会比听一个小时的演讲来得受益匪浅。“当然了,我们还会认真挑选,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讲课的。”Dr.Cheuk的话无不透露出香港高校教学的科学严谨。此外,电影电视系的老师还会带领学生参加国际知名电影节,以及给该系学生提供在著名导演剧组学习的机会,电影电视系的课程有75%是实践课,我想这也是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差别较大的地方,内地高校过于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往往忽略了实践能力;同时,浸大也与香港其他高校一样,提供优秀的学生到国内外知名学府交流学习的机会。
除了与浸会大学的交流,我们还参观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在对香港城市大学的参观中,适逢城大的毕业生们穿着毕业礼服合影,脸上尽是满足与自豪,忽然想起内地的高校少有这般正式的形式,记得有人说过香港的大学总是把大一学子的住处安排在校园的最佳之处,以体现学校对大学新鲜人的关照。我想香港高校正是由于这些细节之处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们对母校的情感,更激励着他们日后对母校的回馈。这也是内地高校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创新、成熟、协作的香港学生。
浸会大学贺志勇博士去年来系里开讲座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我眼里的香港学生单纯,但是成熟,而我眼里的内地学生复杂,但是幼稚。”那时候心里是不大服气的,但经过这五天与香港学生们的朝夕相处,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有胜于内地大学生的地方。创新、成熟、协作,是我对他们的认识。
从Dr.Cheuk在交流中反复提到的“我们的学生是要能将创意付诸实践的人才”可以看出,香港高校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走在香港高校,随处可见的宣传单、任人取阅的刊物、贴在专栏上的海报,皆是学生们的创意之作,香港高校学生社团很活跃,比较有名的“领袖能力培养社团”、“话剧社团”,还有不少带有公益性质的活动,香港学生参与学校生活和香港社会之深入,社会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之强,是许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内地学生望尘莫及的。
都说香港高校是培养现代职业人的地方,也许是长久以来的教育模式所致,也许是社会环境所致,当我询问浸大的同学对未来是否有所规划的时候,他们总能明确地回答自己今后的方向以及努力的目标,这让我很是诧异,因为与内地的同学交流时,对对方未来方向的询问总是不能得到明确的回答,很多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再说吧”亦或“还不知道”,我想这也是香港学生和内地学生差别较大的一个方面吧。大多数的香港学生目标明确,并且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据了解,有很多香港的大学生甚至自己出钱到国外的大公司实习,为的是锻炼自己以及在未来的履历上增加筹码。
香港高校的老师们会以课题讨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鼓励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这与我们系的教学模式是有些相似的,如大二上学期的公关原理及市场营销学等科目,都需要小组合作,最后在课堂上做presentation。但香港高校更强调广义上的协作,如浸大传播系何同学介绍的那样,协作还包括不同年级之间的协作,如让学长学姐们带领大一的学弟学妹参与活动等。一级一级的带领既为老师分担了不少,又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另外,老师们在学生协作遇到困惑时热情地给予帮助,在学习的过程中亦增进了师生间的互动。
香港媒体接触
亚洲电视台和香港电台分别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电视台及电台,这一次的访问不仅参观了这两家媒体的硬件设备,更与这里的媒体工作者有了近距离的接触。
看到亚洲电视台,脑海中迅速浮现的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百万富翁》这些在香港和内地都耳熟能详的节目,除了摄影棚和剪辑室,还参观了亚视的化妆间,想到在这间狭小的亮着黄色灯光的房间里,曾有多少小时侯电视上熟悉的演员进出,某一瞬间感觉很像电影。香港电视市场上亚视和无线一直各自占据重要的位置,而面对无线这个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亚视这家老牌电视台也开始改变经营理念,进行业务整合,从亚视副总裁始终面带微笑的介绍与亚视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中,可以感觉得到这家老牌电视台身处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仍然保持着他沉稳乐观的心态。我想,如何让自己在“频道爆炸”的当代电视市场占据一方稳固的天地,仍然是香港及内地的电视台需要思考及解决的问题。
香港电台对于内地的听众来说也许并不熟悉,然而喜欢香港歌手的同学对“太阳计划”应该不会陌生,“太阳计划”便是香港电台同相关部门举办的众多公益活动之一。而这一次参观香港电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它深厚的人文关怀,香港电台是香港唯一的公营广播机构,然而它也是监督政府,为公众服务的媒体。据香港电台的工作人员介绍,香港电台的全部经费来自政府,所得利润则回报社会,香港电台并不卖广告,为的是保证其不受广告利益的影响,更加客观公正。记得台湾“中广”台长吴晶晶女士说过,“中立、没有偏颇才能拥有最大量的受众。”这是她在面对台湾媒体“偏色”(随着台湾“蓝”“绿”阵营的形成,媒体也卷入其中)行为时所发出的感慨,而香港电台“不偏不倚,服务公众”的做法,确实值得当代许多媒体所借鉴。
香港,你可以说她物质社会人情淡薄,但在国内或世界发生大灾难时港人的人口平均捐款却总是位居前列;你可以说她媒体充斥八卦无聊,但生活在这里不断充实与提升自我的人并不比任何一座大城市要少;你也可以说她肥皂剧泛滥毫无营养,但这个弹丸之地却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铸造了一个世界电影史上的传奇,李小龙、《霍元甲》又是怎样整整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包罗万象却又自成一格。
五天的时间,我们不虚此行!